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9|回复: 0

将“单元教学”课题研究带到甘孜州,沈良名校长工作室课题开题

[复制链接]

40

主题

0

回帖

122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22
发表于 2023-11-3 10:48:3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冯建丰
  
   

  
  日前,四川甘孜州沈良名校长工作室课题在九龙县教育和体育局开题啦。
  
   

  
  沈良是杭州市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副校长,2022年8月开始援川,现挂职四川甘孜州九龙高级中学校长。
  2022年12月,沈良校长担任了甘孜州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,他以工作室活动为契机,将教育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工作辐射到甘孜州地区,他工作室成员有来自稻城、丹巴、雅江等地。此次,沈良校长结合个人专业研究所长,积极申报了州级课题《大概念:民族地区中学单元教学实施的路径创新》,希冀四川省新课程、新教材推进之际,在甘孜州中学教育引领单元教学实践,更好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。
  教学研究的引领者
  
   

  
  
   

  
  沈良校长任教高中数学学科,在浙江省推进新课程、新教材过程中,他就积极研究“单元教学”,此前已有近10篇相关文章发表于核心期刊,比如《以数学方法引领数学探究的教学实践》发表于《数学通报》,并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《高中数学教与学》全文转载,比如《“大概念、大任务”视角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》发表于《中学教研(数学)》,并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《高中数学教与学》观点摘编。此次,他将“单元教学”课题研究带到了四川甘孜州,就将个人的教学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辐射到甘孜州,也希望在甘孜州中学推进新课程、新教材研究中领航前行。
  工作中,他时刻关注教师专业发展,以身作则引领教师专业成长。他亲自开设示范课,让老师感受怎样是一堂好课;他亲自开设讲座,指导老师们如何做科研写论文;他亲自作为课题负责人,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;他将在九龙任教高三的教学经验,写成论文并获发表;他多次在教工大会上,跟老师们分享要做一名有专业追求的教师。
  轻负高质的探路者
  
   

  
  2022学年,九龙高级中学校长沈良任教高三(7)班数学教学,尽管很忙碌,例如这一年仅参加会议就达100多次,但忙碌地背后是他教学上的全身投入和轻负高质。他精心备课,精选作业,夯实学生基础,关注思维发展,任教班级成绩从接班时与平行班相差10分的平均分,到最后追平甚至赶超平行班成绩,他用相对少的时间获得了相对优异的成绩。
  
   

  
  他深入教学一线,初衷是希望探索出民族地区教学质量提升切实有效的办法。他从实践中,提炼出教学上以下四个方面经验:针对性:依据学情精选教育教学内容;思维性: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;时效性:及时讲评、反馈和跟踪检测;人文性:营造有序、宽松的学习环境。今年8月,高三师资调整,在年级部和科任老师邀请下,沈良校长又担任高三(7)班数学教学,一方面是学校教师对他教学的信任,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寻求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提升的办法。
  精细管理的实践者
  
   

  
  
   

  
  
   

  
  作为校长,沈良积极探索学校发展的“增长点”。开展教育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工作一年以来,沈良校长提出了“精细化”管理理念,以精细化寻求教育教学增量,在原有强调“规范化”管理的基础上,以“全方位、制度化、精细化”为落脚点,围绕四个明显提升:“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、教师队伍能力明显提升、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、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”,有针对性提出“四精”管理,即从“精准教学管理、精细德育管理、精进专业发展、精心后勤服务”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管理,提升管理质量。
  帮扶工作开展一年以来,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,2023年学校高考本科数再创新高,本科上线(含加分上线)共计75人,其中一本录取3人,这样的成绩在甘孜州县级高中生源受限的情况下实属不易,2023年本科数相较2022年实现27%增幅,相较2020~2022三年均值实现123%增幅,连续两年实现跨越式发展,连续两年多人次上一本。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改善,多位学生赴清华附中开展“姊妹班”学习活动,极大拓展眼界;多位学生省级比赛获奖,比如学生尼杜康全获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等。教师教学能力逐步提升,帮扶团队开设示范课30多节,学科组教研交流指导活动55次,开展“一月一讲”教学论坛活动8次,教师多项课题论文和业务比赛省级获奖,如单璐繁老师获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一等奖。
  来到九龙高级中学,沈良校长积极投身教学,探索教育教学改革。一年多来,“组团式”帮扶工作也得到了全校老师的大力支持,各项工作都开展的有声有色,全校教师众志成城、同舟共济。立足当下,沈良校长进一步提出“精细化”向“项目化”转变,以“五项工程”:“增效工程、心育工程、腾龙工程、文化工程、特色工程”纵深推进教育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工作。
  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